帕累托图分析案例题目(项目管理之图表:帕累托图)
本文目录
- 项目管理之图表:帕累托图
- 帕累托图指的是什么
- 多级帕累托图分析
- 如何理解帕累托图的计算公式
- 帕累托图:二八法则的神奇图表,如何制作
- 质量讲堂|一分钟学会帕累托图
- 如何看懂帕累托图
- 统计学问题求解,帕累托图中累积百分比怎么算
项目管理之图表:帕累托图
帕累托图又叫排列图、主次图。以意大利经济学家V.Pareto的名字而命名的。
是按照发生频率大小顺序绘制的直方图,表示有多少结果是由已确认类型或范畴的原因所造成。它是将出现的质量问题和质量改进项目按照重要程度依次排列而采用的一种图表。可以用来分析质量问题,确定产生质量问题的主要因素。
(以下)
排列图用双直角坐标表示,左边纵坐标表示频数,右边纵坐标表示频率。分析线表示累积频率,横坐标表示影响质量的各项因素,按影响程度的大小(即出现频数多少)从左到右排列,通过对排列图的观察分析可以抓住影响质量的主要因素。
帕累托法则往往称为二八原理,又称80/20法则,即百分之八十的问题是百分之二十的原因所造成的。帕累托图在项目管理中主要用来找出产生大多数问题的关键原因,用来解决大多数问题。
在帕累托图中,不同类别的数据根据其频率降序排列的,并在同一张图中画出累积百分比图。从概念上说,帕累托图与帕累托法则一脉相承,该法则认为相对来说数量较少的原因往往造成绝大多数的问题或**。
帕累托图可以体现帕累托原则:数据的绝大部分存在于很少类别中,极少剩下的数据分散在大部分类别中。这两组经常被称为“至关重要的极少数”和“微不足道的大多数”。
帕累托图能区分“微不足道的大多数”和“至关重要的极少数”,从而方便人们关注于重要的类别。帕累托图是进行优化和改进的有效工具,尤其应用在质量检测方面。
也称为帕累托效率、帕累托改善,是博弈论中的重要概念,并且在经济学,工程学和社会科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帕累托最优是指资源分配的一种理想状态,假定固有的一群人和可分配的资源,从一种分配状态到另一种状态的变化中,在没有使任何人境况变坏的前提下,使得至少一个人变得更好,这就是帕累托改进或帕累托最优化。帕累托最优的状态就是不可能在有更过的帕累托改进的余地;换句话说,帕累托改进是达到帕累托最优的路径和方法。帕累托最优是公平与效率的“理想王国”。帕累托改进是指一种变化,在没有使任何人境况变坏的前提下,使得至少一个人变得更好。一方面,帕累托最优是指没有进行帕累托改进的余地的状态;另一方面,帕累托改进是达到帕累托最优的路径和方法
交换最优:即使再交易,个人也不能从中得到更大的利益。此时对任意两个消费者,任意两种商品的边际替代率是相同的,且两个消费者的效用同时得到最大化。
生产最优:这个经济体必须在自己的生产可能性边界上。此时对任意两个生产不同产品的生产者,需要投入的两种生产要素的边际技术替代率是相同的,且两个消费者的产量同时得到最大化。
产品混合最优:经济体产出产品的组合必须反映消费者的偏好。此时任意两种商品之间的边际替代率必须与任何生产者在这两种商品之间的边际产品转换率相同。帕累托最优是以提出这个概念的意大利经济学家维弗雷多·帕雷托的名字命名的,维弗雷多·帕雷托在他关于经济效率和收入分配的研究中使用了这个概念。
如果一个经济体不是帕累托最优,则存在一些人可以在不使其他人的境况变坏的情况下使自己的境况变好的情形。普遍认为这样低效的产出的情况是需要避免的,因此帕累托最优是评价一个经济体和政治方针的非常重要的标准。另外,著名的帕累托法则(或80/20法则),则是由约瑟夫·朱兰(Joseph M. Juran)根据维弗雷多·帕雷托本人当年对意大利20%的人口拥有80%的财产的观察而得推论出来的。
帕雷托曾提出,在意大利80%的财富为20%的人所拥有,并且这种经济趋势存在普遍性。后来人们发现,在社会中有许多事情的发展,都迈向了这一轨道。目前,世界上有很多专家正在运用这一原理来研究、解释相关的课题。例如,这个原理经过多年的演化,已变成当今管理学界所熟知的“80/20原理”,即百分之八十的价值是来自百分之二十的因子,其余的百分之二十的价值则来自百分之八十的因子。
帕雷托法则又称80/20法则,是由意大利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帕雷托发现的,最初只限定于经济学领域,后来这一法则也被推广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且深为人们所认同。帕累托法则是指在任何大系统中,约80%的结果是由该系统中约20%的变量产生的。例如,在企业中,通常80%的利润来自于20%的项目或重要客户;经济学家认为,20%的人掌握着80%的财富;心理学家认为,20%的人身上集中了80%的智慧等。具体到时间管理领域是指大约20%的重要项目能带来整个工作成果的80%,并且在很多情况下,工作的头20%时间会带来所有效益的80%。
帕累托法则对我们的启示是:大智有所不虑,大巧有所不为。
工作中应避免将时间花在琐碎的多数问题上,因为就算你花了80%的时间,你也只能取得20%的成效,出色地完成无关紧要的工作是最浪费时间的。你应该将时间花于重要的少数问题上,因为掌握了这些重要的少数问题,你只花20%的时间,即可取得80%的成效。工作中我们要学会“不钓小鱼钓鲸鱼”,如果你抓了100条小鱼,你所拥有的不过是满满一桶鱼,但如果你抓住了一条鲸鱼,你就不枉此行了。
以上整理的信息部分来源网络。
帕累托图指的是什么
帕累托图是一种按照发生频率以及重要程度依次排列质量问题和对应项目的图表,可以看成是一种特殊的直方图,又叫排列图、主次图。
帕累托图主要依托于帕累托法则,即二八法则,认为百分之八十的问题往往是由百分之二十的原因造成的。
在帕累托图中,左右两边的纵坐标分别表示频数和频率,横坐标表示影响质量的各项因素,并按影响程度的大小(即出现频数多少)从左到右排列,分析线则表示累积频率。这样一来就能很清晰地区分“微不足道的大多数”和“至关重要的极少数”,从而方便人们关注于更重要的类别。
帕累托图示例
帕累托图是进行优化和改进的有效工具,经常被应用在质量检测方面,用来分析质量问题,确定产生质量问题的主要因素。
多级帕累托图分析
传统的单级帕累托图
假设在一条发动机总装线上要进行产品最终外观检测,检查**数并分类记录。在图一中可以看到传统帕累托图显示的结果。图上清楚地显示出油漆污点是最多的**问题。
在ProFicient中创建一张普通帕累托图,可以在菜单栏中点击图表》新建,按照正确的图表向导操作。在“图表类型”窗口中,在“图表种类”下选择“帕累托”图。 这样就可以针对过程事件或样本数据建立相应的图表了。
多级帕累托图
在 ProFicient 中,除了零件型号、过程设备以及测试项目等信息会与最终数据联系在一起之外,您还可以加入完全不受数量限制的用户自定义描述符。数据录入之后,系统可以将数据按照任意描述符进行分类。在本例中,工程师们也许想知道指定序列号(描述符)发动机是否存在某种特定的**。 ProFicient免费下载(www.infinityqs.cn)在 ProFicient 中,除了零件型号、过程设备以及测试项目等信息会与最终数据联系在一起之外,您还可以加入完全不受数量限制的用户自定义描述符。数据录入之后,系统可以将数据按照任意描述符进行分类。在本例中,工程师们也许想知道指定序列号(描述符)发动机是否存在某种特定的**。
图一 发动机**的传统帕累托图
想要查看按**代码分类的指定序列号的发动机,点击图表》配置处理中这个操作,将显示处理中选项窗口(图二)。在“主要类别”中选择“**代码”,再在“次要类别”中点击“描述符”,然后再选择“序列号”。
图二ProFicient软件-帕累托图的处理项窗口
结果您将会得到如图三所示的多级帕累托图。另外,您还可以通过在图形上点击鼠标右键并选择“处理…”选项来打开相应的窗口。
图三 多级帕累托图:**代码按序列号排列
图三显示有多少“油漆污点”类的**出现在某个特定序列号的引擎上。黄条表示每一类**代码的总数量,蓝条表示每个单独引擎上检测到的此类**的数目。可以看到,所有蓝条数目之和与黄条上的数字一致。
多级图可以将一个帕累托图嵌套到另一个帕累托图中,通过二维视角审视**数量以及它的来源,而管理者也将因此看到,多级帕累托图会比简单传统的帕累托图带来更重要的信息。
更多有关多级帕累托图
假设工程师们打算按照引擎序列号分类,看每个不同引擎上的不同**种类的数量。其实这都是一样的数据,只是分类顺序颠倒了一下(图三)。操作与之前类似,在“处理中”选项上选择“主要类别”,将其设定为“描述符”中的“序列号”。然后,再在次要类别中选择“**代码”。就可以在图四中看到结果了。完全一样的数据,只是分类方式颠倒了一下,黄条显示是某个序列号发动机上检测出的**数量,蓝条则会告诉您在此发动机上每类不同的**代码到底检测出了多少个**。
如何理解帕累托图的计算公式
1.定义
前几项按照指示从上而下的累加,加到最后一项就是100%。
2.计算
假如已知0-10每一项的百分比,只要把0-10每一项的百分比加起来,就是累计百分比。
3.举例
有效百分比在这里面的总数是剔除可缺失值等过滤因素的百分比,比如第一项是40%,第二项是30%,第三项是20%,第四项是10%,那么前三项的累计百分比就是90%。
4.应用
帕累托图(Pareto chart)是将出现的质量问题和质量改进项目按照重要程度依次排列而采用的一种图表。以意大利经济学家V.Pareto的名字而命名的。帕累托图又叫排列图、主次图,是按照发生频率大小顺序绘制的直方图,表示有多少结果是由已确认类型或范畴的原因所造成。
扩展资料
累计百分比的生成方法
1.在帕累托图的右侧作纵轴,与左侧轴相应的建立右纵轴的起点(0)、终点(100%),将0-100%的长度进行等分,并记录刻度,例如:20%可以五等分,10%可以十等分。而即使数据比率的合计值超过100%(累积为100.1%,四舍五入的原因),但仍以100%为准记录纵轴。
2.终点(100%)的确定:从左侧纵轴的数据合计数点引出横轴平行线(即垂直与左侧纵轴),其必与左侧纵轴相交,即其相交点位右纵轴100%点数据的修约口决:“五下舍五上入,整五偶舍奇入”,即4以下舍去,6以上入1的原则,数字是五时,要看其前的数字而定,若是偶数则舍去,若是奇数则入1。例:
①10.26 10.3;
②10.24 10.2;
③10.25 10.2;
④10.15 10.2。
帕累托图:二八法则的神奇图表,如何制作
帕累托图 ,是按照发生频率的高低顺序绘制的直方图,表示有多少结果是由已确认的原因所造成。它是将出现的质量问题和质量改进项目,按照重要程序依次排列而得到的一种图表。
帕累托图 ,也是 “二八原则” 的图形化体现。而“二八原则”,我们更加熟悉。该原则认为,80%的财富掌握在20%的人手里,即,任何一组事物中,最重要的只占其中约20%。
通过 “二八原则” ,或者通过 帕累托图 ,我们可以分析寻找影响质量问题的主要因素。
帕累托图的图形如下图所示。
那么如何制作“帕累托图”呢。
1、准备数据表,需要按照一定规则进行优化
(1)首先,针对提供的数据图表,将【件数B列】进行降序排列。
(2)然后,在【累计件数D列】,计算从上至下,每一行的累计数。
比如,D2输入公式:
=SUM($B$3:B3)
(3)接着,在【累计百分比C列】,计算从上至下,每一行的累计百分比。
比如,C2输入公式:
=D3/$D$9
数据结果如下图所示。
2、在Excel插入组合图图表
1)选中数据A3:C9,在【插入】菜单栏中,点击【图表】按钮。
2)在弹出【插入图表】对话框,点击【组合图】。
3)在【组合图】页面中,将“系列1”的「图表类型」改为【簇状柱形图】。
将“系列2”的「图表类型」改为【带数据标记的折线图】。
4)在“系列2”处,勾选【次坐标轴】。最后点击“确定”按钮。
生成的组合图图表,已经初具 “帕累托图” 的特征了。
但需要进一步优化图表。
3、重新设置系列2的系列值范围
选中图表中的折线,点击鼠标右键,点击【选择数据】,将系列2的系列值范围更改为C2:C9。
4、设置系列2的次要横向坐标轴的坐标轴格式
1)首先,在图表中,在“添加元素”设置中,添加“ 次要横向坐标轴 ”。
2)鼠标右键点击“ 次要横向坐标轴 ”,在弹出的列表中,点击【设置坐标轴格式】。
3)在“图表选项”的”坐标轴“设置中,”坐标轴位置“选择「在刻度线上」,”标签位置“选择「无」。
5、 设置系列2的次要纵向坐标轴的最大值
选择”次要纵坐标轴“,将最大值设置为“1”。
6、设置系列1的横向和纵向坐标轴格式
1)点击图表中系列1的任一柱形,在弹出的坐标轴格式设置栏目中,将「分类间距」设置为“0”。
2)点击「主要纵坐标轴」,在弹出的坐标轴格式设置栏目中,设置最大值为1000。(因为数据表格中的总数是1000)
7、美化数据表图
最后一步,优化图表格式,使其更加美观。
1)给图表设置标题“事件原因分析”;
2)删除网格线,删除图例;
3)给图表添加“数据标签”;
4)修改图形的“填充颜色”;
最终图表效果如下图。
帕累托图 ,是 “二八原则” 的图形化体现。通过 “二八原则” ,或者通过 帕累托图 ,我们可以分析寻找影响质量问题的主要因素。
如果需要使用文章的数据,可以在评论区回复“帕累托图”获取。
质量讲堂|一分钟学会帕累托图
帕累托图是品管七大手法之一,是一种查找问题原因的分析方法,在质量管理中,我们常用帕累托图(排列图)来分析质量问题产生的主要因素,从而有重点的采取纠正措施。
帕累托图是一种按发生频率大小顺序绘制的特殊直方图,故又名排列图、主次图。
帕累托图以意大利经济学家帕累托(Vilfredo Pareto)的名字命名。帕累托图与帕累托法则一脉相承,帕累托法则又称二八法则或80/20法则,即百分之八十的问题是百分之二十的原因所造成的。对于质量问题而言,就是说数量较少的原因往往造成绝大多数的质量问题或**。
帕累托图用双直角坐标系表示,左边纵坐标表示频数,右边纵坐标表示频率,折线表示累积频率,横坐标表示影响质量的各项因素,按影响程度的大小(即出现频数多少)从左到右排列,通过对帕累托图的观察分析,可以抓住影响质量的主要因素,从而优先解决主要问题。
第一步:针对问题收集一定时间的数据。
第二步:将收集到的数据,按不同的原因分类,统计各类问题出现的次数(即频数),按频数的大小次序,从大到小依次列成数据表,并计算各自所占比率(频率)和累计比率(累计频率)。
第三步:根据数据表画出柱形图和累计频率折线图,注意右边坐标轴是累计百分比,从原点开始,点与点之间以直线连接,从而作出帕累托曲线。
帕累托图,你学会了吗?
如何看懂帕累托图
帕累托图把不合格产品数或损失金额分成现象和原因等分类项目,并以大小顺序摆放的柱状图以及用折线表示其累计和的图。
上图是帕累托图画法教材。看帕累托图要点有三:
1、柱图代表的是不良类别和相应不良类别的发生数量。以上图为例:排名第一的是划伤,共有51件;排名第二的是凹凸面,共发生36件……
2、折线图代表的是各不良类别的累计百分比。已上图为例:不良排名第一的划伤51件,占到不良总数134件(见图左上“n=134”)的51%;排名第二的凹凸面36件,其和排名第一的“划伤”合计87件,占不良总数134件的65%,以此类推。
3、帕累托图的主要目的是找到不良的主要形态,即所谓的8:2原则。以上图为例,排名前三位的故障形态发生件数占到总不良的76%。按质量管理原则(8:2),改善先从前三个故障形态着手即可,目标明确,易于操作。
4、比较正规的帕累托图左上角都会注明:“O年×月(见上图)”,代表此图的数据收集期间。“n=134”代表柱图不良的总个(件)数。还有标明“编制人员”——主要目的是便于数据追溯。
总之,从帕累托图上可以看出以下内容:
① 从整体上出现了哪些不良(不适、损失、不良)
② 不良现象的大小次序。
③ 哪一个项目在全局中占据哪些比例。
④ 如果减少某一项,对全局会带来什么程度的效果。
⑤ 通过采取对策、进行改善,不良项目的内容有了什么变化,或取得了哪些效果。
本人从事汽车制造业质量改进20余年,如有其他关于质量改进的问题,如有企业需要质量改进支援、IE改善支援,请加QQ:877290407
统计学问题求解,帕累托图中累积百分比怎么算
关键技巧在于:
按正常方式画好图表,分别设置好柱形和折线图类型,分好主、次坐标轴,使图表具备帕累图雏形
2. 在累积百分比数据系列最前面,加入一个0%作为起点
3. 点击累积百分比折线,打开“源数据”,将数据系列的“值”的范围扩大一个单元格,即包含刚才加入的0%的单元格。同时,将“次分类(X)轴标志”也同样扩大一个单元格,与“值”的范围相匹配
4. 打开“图表选项”,在“坐标轴”页面,勾选“次坐标轴”的“分类(X)轴”
5. 双击出现在图表顶部的“次分类(X)轴”,在“刻度”页面,去掉“数值(Y)轴置于分类之间”前的勾。再到“图案”页面,将“主要刻度线类型”和“刻度线标签”设置为“无”
大功告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