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纪检监察报网(纪法分开 纪在法前 纪严于法 出自哪的最新相关信息)
本文目录
- 纪法分开 纪在法前 纪严于法 出自哪的最新相关信息
- 中纪委举报网站是什么
- 中国纪检监察报:把信访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信访举报有何意义
- 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公布举报流程和方式
- 中国纪检监察报网页为什么打不开
- 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的举报流程
纪法分开 纪在法前 纪严于法 出自哪的最新相关信息
坚持纪严于法 实现纪法分开
——《廉洁自律准则》和《纪律处分条例》系列解读之四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作者:本报记者 张磊
10月16日,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连续发布重磅消息:周本顺、杨栋梁、潘逸阳、余远辉****被开除党籍和公职。
不同以往,此次通报通篇“纪言纪语”:看标题,“****被开除党籍和公职”之中没有了以往经常出现的“违法”二字;看正文,过去惯用的“收受贿赂”、“行贿”等字眼也不再出现,行文布局主要体现违纪问题,而非违法问题。
党内审查是纪律审查,不是司法检控,一个依“纪”、一个依“法”,二者界限清晰,不能混淆。全面从严治党,必须要严明党纪,把纪律挺在法律前面,使纪律成为管党治党的尺子、党员不可逾越的底线。
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以下简称《准则》)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遵循管党治党的规律,坚持纪法分开、纪在法前、纪严于法,充分体现了党纪特色和中国共产党的先锋队性质。
中央纪委法规室负责人告诉记者:“这是我们党内法规制度建设以及管党治党过程中的一个重大制度创新。”
2014年12月24日,山西省纪委监察厅网站公布了山西省国土厅原副巡视员王有明腐败案剖析。王有明素有“工作有能力、有魄力”“工作成绩突出”等赞誉,曾获得全省乃至全国国土资源系统的各种荣誉。但是,这样一位“荣誉满身”的干部,却从收受土特产开始,一步步发展到收受保暖衬衣、毛衣、千元礼金,直到最后收受巨额煤矿干股,落了个“死刑,缓期两年执行”的下场。
“破法”者必先“破纪”,这是被无数案例证明的一条腐败铁律。然而,原《准则》和《条例》的内容与法律法规混同现象严重,特别是原《条例》半数以上条款与刑法等国家法律规定重复。由之导致,实践中党纪意识淡薄,管党治党不以纪律为尺子,而是以法律为依据。只要党员干部不违法,违反纪律就是小节,相关监督就“高高举起,轻轻放下”,甚至视而不见、不管不问,造成“要么是好同志,要么是阶下囚”的尴尬局面。
“小纪不执、小错不管、小病不治,使得纪律和法律之间出现了大片无人过问的开阔地带,导致党员干部从违纪滑向违法作‘自由落体式运动’。”中国社科院中国廉政研究中心副秘书长高波表示,坚持纪严于法、纪法分开,首先要解决纪法重叠、纪法混同的问题。
对此,修订后的《准则》和《条例》均删除与国家法律法规重复的内容,其中《条例》共删除70余条与刑法、治安管理处罚法等法律法规重复的内容,如有关贪污贿赂、失职渎职、破坏社会主义经济秩序行为等刑事色彩浓厚的规定。
全面从严治党,关键在治,要害在严。修订后的《准则》和《条例》在删除相关内容的同时,还增加完善了若干条款,对党员和党员领导干部在廉洁自律和遵守纪律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作出明确规定,特别是将党的***以来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组织纪律以及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反对“**”等要求转化、上升为纪律规范。比如,《条例》第六十八条规定,党员领导干部不能违反有关规定组织、参加自发成立的老乡会、校友会、战友会等。
“如果纪法不分、‘纪等于法’,实际上就相当于把党员与普通公民混为一谈了,等于把法律的底线作为党员的底线了,这样就体现不出我们党的先进性了。”中央纪委法规室负责人表示。恰如其言,我们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如果把普通公民的行为底线作为党员干部的行为底线,就等于拉低了党员标准,全面从严治党就会成为一句空话。
“党纪严于国法,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就是治本。”高波表示,修订后的《准则》和《条例》坚持纪法分开、纪严于法,既固化了抓早抓小、动辄则咎的实践导向,也强化了越往后执纪越严、处分越重的治理理念,充分彰显了政党特色、党纪特征,为全面从严治党和强化党内监督提供了制度依据和有力支撑。
当然,纪严于法、纪法分开,绝不意味着纪律和法律完全割裂开来,“铁路警察各管一段”。《条例》不仅在“指导思想、原则和适用范围”一章规定党组织和党员必须自觉接受党的纪律约束,模范遵守国家法律法规;还专门设置“对违法犯罪党员的纪律处分”一章,实现了党纪和国法的有效衔接。
中纪委举报网站是什么
网址如下:中纪委
注:通过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客户端、微信举报时,前边都有一个“举报须知”。根据系统设置,到了这个页面会自动停留一段时间。不少人没有耐心去看“须知”,这个东西其实挺重要的。纪检监察机关受理哪些举报,提倡哪类举报,“须知”都写得清清楚楚。下次举报时,您可千万别漏看了。
中国纪检监察报:把信访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信访举报有何意义
提出申诉。根据信访程序,信访人向县级政府提出申请后,对信访结果不服的,可以向市级政府申请复审。审查结果公布后,如信访人不满意,可向省政府提出审查意见。如果复核结果公布并录入系统,信访人仍以相同理由、相同事实提出申诉,信访部门不再受理。
根据并明确工作职责、公文处理、会议制度、请示报告、廉洁奉公等制度的意义。自律、信访举报等规范化。在日常工作中,纪检组通过派员参加省改选办工作、担任督查参加省改选办工作等多种渠道履行督查职责。监督省委组织部、甄选调查部等工作人员面试。能够有效地完整人民的信访要求,达到人民的满意才是最重要的。
群众亲临接待大厅只是向中央纪委举报的多种方式之一,进一步畅通和拓宽了举报渠道的意义。在线报告的数量逐年增加。打开中纪委监察部网站,在右侧显眼位置,可以看到“举报指南”、“我要举报”、“举报查询”,版块其他报告网站。可进入中纪委监察部举报网站,轻松提交举报,既省去了前往接待大厅的麻烦,也无需像写信一样花费邮费和电话费来信或打电话报告。
要知道公民朋友的举报不被受理,一般举报的问题不属于纪检监察机关的举报受理范围,纪检监察机关受理举报的范围包括以下三部分。检举、控告党组织、党员、行政监察对象违纪政纪的行为;依法应当由纪检监察机关受理的党组织、党员、行政监察对象拒绝受理党纪政纪处分等投诉;纪检监察工作意见和建议。是举报信反映的问题不明确,线索不明确,纪检监察机关无法及时有效处理。
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公布举报流程和方式
中新网9月22日电 据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消息,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今天公布中央纪委监察部信访举报工作流程。信访举报事项受理后,主要经过前期工作、受理登记、分类办理和回复反馈四项办理程序。
中央纪委监察部受理信访举报范围
一、对党组织、党员和行政监察对象违**纪政纪行为的检举、控告;
二、依法应由纪检监察机关受理的党组织、党员和行政监察对象不服党纪政纪处分和其他处理的申诉;
三、对党风廉政建设和纪检监察工作的意见、建议。
办理信访举报的基本流程
信访举报事项受理后,主要经过以下办理程序:
一是前期工作。包括来信的分拣、分送、拆封、装订、盖章;网络举报的下载、导入处理系统等。
二是受理登记。包括阅读来信和网络举报、来访接谈和记录、来电接听和记录;信访举报件的登记等。
三是分类办理。根据信访举报反映的具体问题,按照规定进行办理:对属于本机关管辖范围的信访举报,移送本机关有关部门办理;对属于下级纪检监察机关管辖的信访举报,转交下级相关的纪检监察机关办理,其中重要的可向其发函交办,并责成其报告调查处理结果。对转交下级纪检监察机关的信访举报的办理情况,采取实地督办、电话督办、发函督办、汇报督办等方式进行督促检查。
此外,还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办理信访举报:一是信息反映,对信访举报反映的情况通过一定载体向有关领导和部门反映。二是直接核实,即按照相关规定对部分问题进行核实。三是信访监督,对信访举报反映的党组织、党员或者行政监察对象作风和廉洁自律方面的一般性问题,采取一定方式进行了解核实、警示教育或提出相关要求。
四是回复反馈。信访举报办理终结后,承办的纪检监察机关按照有关规定向实名举报人反馈处理结果。
检举、控告人的权利和义务
《信访条例》、《中国共产党纪律检查机关控告申诉工作条例》、《监察机关举报工作办法》、《关于保护检举、控告人的规定》等法规、规章,对检举、控告人的权利和义务作出了具体规定。
检举、控告人享有如下权利:对党员、党组织和行政监察对象违法违纪的行为有权提出检举、控告;提出检举、控告、申诉后,在一定期限内得不到答复时,有权向受理机关提出询问,要求给予负责的答复;有权要求与检举、控告、申诉案情有关或有牵连的承办人员回避;对受理机关及承办人员的失职行为和其他违纪行为有权提出检举、控告;因进行检举、控告、申诉,其合法权利受到威胁或侵害时,有权要求受理机关给予保护。
检举、控告人在行使合法权利的同时,也要履行相应的义务:对所检举、控告、申诉的事实的真实性负责;遵守党的纪律和控告申诉工作的有关规定,维护社会秩序和工作秩序;接受党组织的正确处理意见,不得提出**、制度、政策规定以外的要求。
举报方式
来信请寄: 北京市西城区广安门南街甲2号中央纪委监察部举报中心 邮编:100053
来访请到: 北京市西城区永定门内西街甲2号
举报电话: (010)12388
网上举报: www.12388.gov.cn
中国纪检监察报网页为什么打不开
1你看到的是假网页(非官方制定)
2你访问的是旧网页(以前是真后来改版,旧的不再使用)
3访问人数太多导致服务器宕机
4用户一端网络不通导致网页无**常访问
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的举报流程
为使社会各界和广大网友进一步了解中央纪委监察部受理信访举报范围、处理信访举报工作程序以及举报人权利义务等,本网推出“走进中央纪委监察部”系列报道之三:如何向中央纪委监察部举报。
信访举报是纪检监察机关获取信息和案件线索的重要来源,是社会公众对党员干部、行政监察对象进行监督的重要渠道,是人民群众参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重要形式。人民群众是反腐败的力量源泉,纪检监察系统信访举报工作期待您的参与和支持。
中央纪委监察部受理信访举报范围
一、对党组织、党员和行政监察对象违**纪政纪行为的检举、控告;
二、依法应由纪检监察机关受理的党组织、党员和行政监察对象不服党纪政纪处分和其他处理的申诉;
三、对党风廉政建设和纪检监察工作的意见、建议。
办理信访举报的基本流程
信访举报事项受理后,主要经过以下办理程序:
一是前期工作。包括来信的分拣、分送、拆封、装订、盖章;网络举报的下载、导入处理系统等。
二是受理登记。包括阅读来信和网络举报、来访接谈和记录、来电接听和记录;信访举报件的登记等。
三是分类办理。根据信访举报反映的具体问题,按照规定进行办理:对属于本机关管辖范围的信访举报,移送本机关有关部门办理;对属于下级纪检监察机关管辖的信访举报,转交下级相关的纪检监察机关办理,其中重要的可向其发函交办,并责成其报告调查处理结果。对转交下级纪检监察机关的信访举报的办理情况,采取实地督办、电话督办、发函督办、汇报督办等方式进行督促检查。
此外,还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办理信访举报:一是信息反映,对信访举报反映的情况通过一定载体向有关领导和部门反映。二是直接核实,即按照相关规定对部分问题进行核实。三是信访监督,对信访举报反映的党组织、党员或者行政监察对象作风和廉洁自律方面的一般性问题,采取一定方式进行了解核实、警示教育或提出相关要求。
四是回复反馈。信访举报办理终结后,承办的纪检监察机关按照有关规定向实名举报人反馈处理结果。
检举、控告人的权利和义务
《信访条例》、《中国共产党纪律检查机关控告申诉工作条例》、《监察机关举报工作办法》、《关于保护检举、控告人的规定》等法规、规章,对检举、控告人的权利和义务作出了具体规定。
检举、控告人享有如下权利:对党员、党组织和行政监察对象违法违纪的行为有权提出检举、控告;提出检举、控告、申诉后,在一定期限内得不到答复时,有权向受理机关提出询问,要求给予负责的答复;有权要求与检举、控告、申诉案情有关或有牵连的承办人员回避;对受理机关及承办人员的失职行为和其他违纪行为有权提出检举、控告;因进行检举、控告、申诉,其合法权利受到威胁或侵害时,有权要求受理机关给予保护。
检举、控告人在行使合法权利的同时,也要履行相应的义务:对所检举、控告、申诉的事实的真实性负责;遵守党的纪律和控告申诉工作的有关规定,维护社会秩序和工作秩序;接受党组织的正确处理意见,不得提出**、制度、政策规定以外的要求。
2014年9月15日,中纪委监察部官网上线满一年。上午,监察部副部长于春生做客网站在线访谈,据其介绍,现中纪委监察部官网实名注册的人数已经超过1.5万人,留言4万多条;日均收到举报量一度达到800余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