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所得税计算器在线(工资个人所得税怎么算2022计算器)
本文目录
- 工资个人所得税怎么算2022计算器
- 个人所得税计算器
- 2022年个人所得税税率表计算器
- 个税计算器五险一金
- 个税计算器2022计算器,可以反算吗
- 个人所得税计算器EXCEL版
- 十三个个税计算器
- 个人所得税怎么计算器
- 五险一金 个人所得税 计算器
- 个人所得税怎么计算器在线计算
工资个人所得税怎么算2022计算器
法律分析:本期应预扣预缴税额=(累计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预扣率-速算扣除数)—累计已预扣预缴税额1、工资范围在1-5000元之间的,包括5000元,适用个人所得税税率为0%;2、工资范围在5000-8000元之间的,包括8000元,适用个人所得税税率为3%;3、工资范围在8000-17000元之间的,包括17000元,适用个人所得税税率为10%;4、工资范围在17000-30000元之间的,包括30000元,适用个人所得税税率为20%;5、工资范围在30000-40000元之间的,包括40000元,适用个人所得税税率为25%。6、工资范围在40000-60000元之间的,包括60000元,适用个人所得税税率为30%;7、工资范围在60000-85000元之间的,包括85000元,适用个人所得税税率为35%;8、工资范围在85000元以上的,适用个人所得税税率为45%。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
第二条 下列各项个人所得,应当缴纳个人所得税:(一)工资、薪金所得;(二)劳务报酬所得;(三)稿酬所得;(四)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五)经营所得;(六)利息、股息、红利所得;(七)财产租赁所得;(八)财产转让所得;(九)偶然所得。居民个人取得前款第一项至第四项所得(以下称综合所得),按纳税年度合并计算个人所得税;非居民个人取得前款第一项至第四项所得,按月或者按次分项计算个人所得税。纳税人取得前款第五项至第九项所得,依照本法规定分别计算个人所得税。
第三条 个人所得税的税率:(一)综合所得,适用百分之三至百分之四十五的超额累进税率(税率表附后);(二)经营所得,适用百分之五至百分之三十五的超额累进税率(税率表附后);(三)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和偶然所得,适用比例税率,税率为百分之二十。
个人所得税计算器
2022年个人所得税税率表计算器
全年应纳税所得额税率表一(综合所得适用)
1.年度不超过36000元的税率为:3% 速算扣除数:0
2.超过36000-144000元的部分税率为:10% 速算扣除数:2520
3.超过144000-300000元的部分税率为:20% 速算扣除数:16920
4.超过300000-420000元的部分税率为:25% 速算扣除数:31920
5.超过420000-660000元的部分税率为:30% 速算扣除数:52920
6.超过660000-960000元的部分税率为:35% 速算扣除数:85920
7.超过960000元的税率为:45% 速算扣除数:181920
换算成月的综合所得税率表
1.不超过3000元的税率为:3% 速算扣除数: 0
2. 超过3000元至12000元的部分税率为: 10% 速算扣除数:210
3. 超过12000元至25000元的部分税率为: 20% 速算扣除数:1410
4. 超过25000元至35000元的部分税率为: 25% 速算扣除数:2660
5.超过35000元至55000元的部分税率为: 30% 速算扣除数:4410
6.超过55000元至80000元的部分税率为: 35% 速算扣除数:7160
7.超过80000元的部分税率为: 45% 速算扣除数:15160
(综合所得=工资、薪金+劳务报酬+稿酬+特许权使用费)
本表所称全年应纳税所得额是指依照税法第六条的规定,居民个人取得综合所得以每一纳税年度收入额减除费用六万元(5000元)以及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和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后的余额。
从以上税率可以看到,如果工资刚好是5000元,那么是不需要纳税的。如果工资超过5000元就开始纳税,工资越高税率越高,那么纳税金额就越多。
个税计算器五险一金
五险一金和个人所得税是分开的。
根据工资的多少,先缴纳五险一金,再缴纳个人所得税。
例:广州某人月工资6000,按规定19%将缴纳社保,
那么“应纳税额”=60006000x19%-3500=1360,对应税率和速算扣除数分别为3%和0,因而个=1360x3%-0=40.8元。
2015年最新个人所得税计算器,自新个税法实施,起征点从原来的2000元提高到3500元。个税=应纳税额×税率-速算扣除数,其中应纳税额=工资-三险一金-起征点,税率和速算扣除数分别与不同的应纳税额对应。
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
个税计算器2022计算器,可以反算吗
2020年最新版个税计算器(含公式,可正算反算)起征点5000元 个人所得税税率表一 综合级所数得适用全月所(工应得资纳额薪税金所得税、率劳(务%)报酬所得、速稿算酬扣除所数得
个税计算器2022计算器 个税计算方法 个税计算公式
工资个税的计算公式为: 应纳税额=(工资薪金所得 -“五险一金”-扣除数)×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本站根据最新颁布的个人所得税税法,整理出2016年最新版个人所得
2022年最新版个税计算器(含公式,可正算反算)
lpr贷款如何扣款的 「房贷计算器2020在线计算」 我们可以预知很多的事情,我房贷22万,的减少而降低,即可根据当前新贷款利率计算出按揭月供款。贷23万.助贷网小
住房贷款计算器公式如下:等额本息:〔贷款本金×月利率×(1+月利率)^还款月数〕÷〔(1+月利率)^还款月数-1〕等额本金:每月还款金额 = (贷款本金 / 还
2020年东莞公积金贷款额度、条件、政策 馨提示:贷款计算器的测算结果仅供参考。 具体公积金可贷金额、可贷期限、还款方式、每月还款额,商业贷款可贷金额、可贷
时间就是存款或贷款的实际时间。利率就是所确定的利息额与存款金额的比率。 利息的计算方法分为单利和复利两种。单利的计算公式是: 本利和=本金×(1+利率×期
网上贷款是有很多,但是网上贷款也是有不同的审批条件的,那当我们是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申请网贷才可以的,那么大家要如何才能找到适合自己的网上贷款呢?现在就让迪迪给你带来好下款的网上贷款相关内容。这些网上贷款应该可以帮助你渡过一段时间的经济危机。
苹果回收
1、苹果回收
纯信用,到账快,额度高,利率低
额度:1000-8000元
期限:7-28天
征信要求:无
放款速度:当天
审核方式:机审
申请攻略:下款有奖哦通过此链接申请并下款的客户拿下款图,分享下款帖,联系客服QQ:3023936947领取下款红包咯!
***
2、***
利息超低,随借随还,系统秒批
额度:10000-50000
期限:6、12、24
征信要求:征信良好
放款速度:当天放款
审核方式:人工审核
申请攻略:微众银行-***
小白兔
3、小白兔
纯信用,到账快,额度高,利率低
额度:1000-8000元
期限:12-24
征信要求:无
放款速度:当天
审核方式:机审
小米优贷
4、小米优贷
利息超低,随借随还,系统秒批
额度:5,000 - 50,000
期限:6、12、24
征信要求:不需要
放款速度:当天放款
审核方式:人工审核
米宝
5、米宝
苹果手机秒批
额度:1000-5000
期限:一个月内
放款速度:10分钟
申请攻略:1、年龄20周岁以上2、正常使用的苹果手机3、苹果单端回收类口子(隐藏id、官解勿申请)
个人所得税计算器EXCEL版
从9月1日起,个税起征点将调高为3500元,由于采用分级累进税率,计算比较烦琐,如果用EXCEL做一个“计算器”就会方便的多了。大家可以用这个计算器算一下,看在新标准中,自己应当缴纳多少个人所得税。
步骤/方法
准备一张基础数据表
首先在E1:H10中做一个表格,按图填入数据,这些数据是国家规定的缴纳范围、税率和速算扣除数。
设置公式
然后在A1:B8中制作“个税计算器”,有公式的各单元格如下:
B4格显示扣除标准,公式=F1
公式含义:从F1格中取得数值。
B5格计算超过扣除标准(3500元/月)的金额,即需要纳税的部分。公式=IF(B2-B4》0,B2-B4,0)
公式含义:用IF函数判断B2减B4的值,即实际工资减去扣除标准3500元,如果为正数表示需要纳税,如果为负数或零,就不用纳税。
B6格计算适用税率,公式=(B5《=0)*0+(B5》0)*(B5《1500)*3%+(B5》=1500)*(B5《4500)*10%+(B5》=4500)*(B5《9000)*20%+(B5》=9000)*(B5《35000)*25%+(B5》=35000)*(B5《55000)*30%+(B5》=55000)*(B5《80000)*35%+(B5》=80000)*45%
公式含义:税率的级数为7级,公式分七个部分,以“+”连接。以公式中的第二部分为例说明一下,这部分对应的是税率的第一级,也就是表中E4:G4位置,“(B5》0)*(B5《1500)*3%” 判断B5》0的逻辑结果如果为真(即条件成立),则(B5》0)结果为TRUE,用数值表示就是1,如果B5》0的逻辑结果为假(即条件不成立),则(B5》0)结果为FALSE,用数值表示就是0 。同样,第二个括号(B5《1500)也是这样,如果超过扣除标准的金额在这个范围内,(B5》0)*(B5《1500)的结果就是1,这个1与3%相乘就是当前的税率3%,否则返回0值。公式的其他部分以此类推。
B7格计算当前税率对应的速算扣除数,公式=IF(B5=0,0,VLOOKUP(B6,G4:H10,2,0))
公式含义:如果B5格的值为0,即不用纳税,就返回一个0值,如果B5格的值不为0,就会在B6格中显示一个对应的税率,根据这个税率,使用VLOOKUP函数从表格的G4:G10中查找,找到后返回相同行中的H4:H10中对应的扣除数。
B8格计算就交纳的个人所得税,公式=ROUND(B5*B6-B7,2)
公式含义:使用ROUND函数对B5乘B6减B7的结果进行四舍五入,并保留两位小数。
使用
只要在B2格中输入实际的工资收入金额,就自动在B8格中显示出应交个人所得税的金额。
如何把这个计算个税的方法应用到工资表中呢?
其实还有一个更简单的方法,假如工资额在F3单元格中,用下面一个公式就可以计算出个人应缴纳的所得税:
=ROUND(MAX((F3-3500)*{0.03,0.1,0.2,0.25,0.3,0.35,0.45}-{0,105,555,1005,2755,5505,13505},0),2)
在这个公式中“F3-3500”就是计算超过起征点的“应纳税所得额”,后面的“{0.03,0.1,0.2,0.25,0.3,0.35,0.45}”是税率,最后的“{0,105,555,1005,2755,5505,13505}”是速算扣除数。
“应纳税所得额”与公式中的每一个税率分别相乘,再分别减去每一个速算扣除数,就得到一系列(共七个)的“应纳所得税额”。
注意“应纳税所得额”与“应纳所得税额”的区别,一个是指“工资收入”,一个是指“所得税”。
大家可以验证一下,针对某一个工资额,只有相符的税率与扣除数,计算出来的税额是最大的,所以在上面公式中用MAX函数从一组结果中选出一个最大值,再由ROUND函数四舍五入保留两位小数。
;十三个个税计算器
十三个个税计算器
个税计算器,又名“个人所得税计算器”,根据收入类型、金额等,计算每笔交易应缴纳税款与税后收入等。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十三个个税计算器,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第十三个月的工资跟正常工资一样按照区间范围缴纳对应的所得税即可。
年终奖个人所得税计算税率表
级数 全月应纳税所得额(含税级距) 全月应纳税所得额(不含税级距) 税率(%) 速算扣除数
1 不超过1,500元 不超过1455元的 3 0
2 超过1,500元至4,500元的部分 超过1455元至4155元的部分 10 105
3 超过4,500元至9,000元的部分 超过4155元至7755元的部分 20 555
4 超过9,000元至35,000元的部分 超过7755元至27255元的部分 25 1,005
5 超过35,000元至55,000元的部分 超过27255元至41255元的部分 30 2,755
6 超过55,000元至80,000元的部分 超过41255元至57505元的部分 35 5,505
7 超过80,000元的’部分 超过57505元的部分 45 13,505
2011年,我国出台了新的个人所得税法案。这一算法明确规定了年终奖个人所得税的计算原则。年终奖个人所得税计税根据不同的情况有两种计算方法。
(1)月薪超过3500的(不含保险),所得年终奖÷12,按照得出的数额找到对应税率,然后直接套入年终奖的计算公式,得出应缴税额。
例如,张先生年终奖金是24000元,而且当月工资为3600元。我们先算税率24000÷12=2000元,那么对应税率表应该是10%的税率和105的速算扣除数。
按照公式,应纳税额为:24000 ×10%-105=2295元
(2)月薪不足3500的(不含保险),则先从年终奖中拿出一部分钱,将当月工资补足3500元后,然后将剩余的年终奖金额套入计算公式,得出应缴税额。
例如,小白今年第一年工作,发放年终奖的当月工资扣除五险一金后为3040元,年终奖为1万元,那么小白应缴多少个人所得税呢?
根据公式,我们需要首先从年终奖中减去一部分补足3500元标准:3500-3040=460元。
然后扣除这460元,剩余年终奖金额计税:10000-460=9540元。
然后将9540元除以12得出795元,对应的税率为3%,那么年终奖扣税额为9540×3%-0=286.2元。
小白应缴纳年终奖个税286元。
第13个月工资的缴纳个人所得税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个人所得税若干政策问题的批复》(国税函〔2002〕629号)规定,国家机关、事业单位、企业和其他单位在实行双薪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单位为其雇员多发放一个月工资)后,个人因此取得的双薪,应单独作为一个月工资、薪金所得计征个人所得税。对上述双薪所得原则上不再扣除费用,应全额作为应纳税所得额按适用税率计算纳税。
上述例子中,该会计师事务所在计算“第13个月工资”应代扣代缴的个人所得税时,基本是按照国税函〔2002〕629号文件来执行的。但事务所的员工提出了不同的意见,他们认为“第13个月工资”应认定为奖金,应按此数额除以12后确定税率来征税,他们的依据是《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调整个人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等计算征收个人所得税方法问题的通知》(国税发〔2005〕9号)文件。根据国税发〔2005〕9号文件的定义,全年一次性奖金是指“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等扣缴义务人根据全年经济效益和对雇员全年工作业绩的综合考核情况向雇员发放的一次性奖金。上述一次性奖金也包括年终加薪,实行年薪制和绩效工资办法的单位根据考核情况兑现的年薪和绩效工资”。
从“第13个月工资”和“全年一次性奖金”的定义看,他们之间的关系是比较难界定的。比如,有些企业在年终只有发13个月工资的规定,没有年终奖;有些企业是在年终考核后发年终奖,没有发13个月工资的规定;还有些企业既在年终对个人发放“第13个月工资”,也根据考核情况发年终奖。因此,“第13个月工资”和年终奖并没有必然的关系,只是不同企业的不同做法。
国税发〔2005〕9号文下发后,规定该文件自2005年1月1日起执行,以前规定与该规定不一致的,按此规定执行。同时该文件还明确了国税发〔1996〕206号、国税发〔1996〕107号文废止执行。虽然国税发〔2005〕9号文没有明确废止国税函〔2002〕629号文件,但国税函〔2002〕629号文件中关于“第13个月工资”征税的相关规定如何与国税发〔2005〕9号文衔接是我们重点关心的问题。
国税发〔2005〕9号文第五条规定,雇员取得除全年一次性奖金以外的其他各种名目奖金,如半年奖、季度奖、加班奖、先进奖、考勤奖等,一律与当月工资、薪金收入合并,按税法规定缴纳个人所得税。从性质上讲,企业发放的除按劳动合同规定的工资外,其他形式的报酬都属于奖金性质。因此,“第13个月工资”也应该属于一种奖金形式。
在确定了这一点后,我们来看看在国税发〔2005〕9号文下,“第13个月工资”该如何征收个人所得税。
一、如果企业在年底只发放“第13个月工资”不发放其他性质的一次性奖金:“第13个月工资”应依据国税发〔2005〕9号文的规定,将“第13个月工资”除以12,按其商数确定适用税率和速算扣除数来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
二、如果企业在年底既发放“第13个月工资”也发放一次性奖金:根据国税发〔2005〕9号文第三条规定,在一个纳税年度内,对每一个纳税人,该计税方法只允许采用一次。同时结合第五条的规定,我们认为,对于企业既发放“第13个月工资”也发放一次性奖金,由于对“第13个月工资”和年终一次性奖金的关系,法律上也没有明确定义,企业可以在“第13个月工资”和全年一次性奖金中任选一个,按国税发〔2005〕9号文规定的方法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但不能选择对“第13个月工资”和年终一次性奖金都按国税发〔2005〕9号文规定的方法来计算。如果选择一次性奖金按国税发〔2005〕9号文来计算,“第13个月工资”就必须和当月发放的工资薪金合并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如果选择将“第13个月工资”按国税发〔2005〕9号文计算,则年终一次性奖金就必须和当月发放的工资合并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
例如:某企业与A员工签订用人合同时规定,每月除支付A员工工资3000元外,公司会在年底根据经营情况,给每位员工发放第13个月工资。除此之外,公司会根据人事部门制定的绩效考核办法,对被评选为“优秀员工”的个人,派发1万元的年终奖。
(1)选择年终一次性奖金按国税发〔2005〕9号文来计算:
10000÷12=833(元),税率10%,速算扣除数25;
一次性奖金应纳税额:10000×10%-25=975(元);第13个月工资应纳税额:(3000+3000-1600)×15%-125=535(元);合计应纳税额:975+535=1510(元)。
(2)选择第13个月工资按国税发〔2005〕9号文来计算:
3000÷12=250(元),税率5%;
第13个月工资应纳税额:3000×5%=150(元);
一次性奖金应纳税额:(3000+10000-1600)×20%-375=1905(元);
合计应纳税额:150+1905=2055(元)。
从上面的计算可以看出,选择将一次性奖金按国税发〔2005〕9号文来计算比较划算。当然,“第13个月工资”和年终一次性奖金的数额和企业的薪酬结构是密切相关的。一般而言,对既发年终奖又发“第13个月工资”的企业来说,如果“第13个月工资”数额大于一次性奖金的,选择“第13个月工资”按国税发〔2005〕9号文来计算比较划算,反之则应选择年终一次性奖金。
;个人所得税怎么计算器
年终奖个人所得税计算方式:1、发放年终奖的当月工资高于5000元时,年终奖扣税方式为:年终奖*税率-速算扣除数,税率是按年终奖/12作为“应纳税所得额”对应的税率。2、当月工资低于5000元时,年终奖个人所得税=(年终奖-(5000-月工资))*税率-速算扣除数,税率是按年终奖-(5000-月工资)除以12作为“应纳税所得额”对应的税率。
个人所得税是调整征税机关与自然人(居民、非居民人)之间在个人所得税的征纳与管理过程中所发生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义务人,既包括居民纳税义务人,也包括非居民纳税义务人。居民纳税义务人负有完全纳税的义务,必须就其来源于中国境内、境外的全部所得缴纳个人所得税;而非居民纳税义务人仅就其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所得,缴纳个人所得税。
个人所得税是国家对本国公民、居住在本国境内的个人的所得和境外个人来源于本国的所得征收的一种所得税。在有些国家,个人所得税是主体税种,在财政收入中占较大比重,对经济亦有较大影响。
2018年6月19日,个人所得税法修正案草案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会第三次会议审议,这是个税法自1980年出台以来第七次大修。 全国人大**会关于修改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草案2018年8月27日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会第五次会议审议。依据决定草案,基本减除费用标准拟确定为每年6万元,即每月5000元,3%到45%的新税率级距不变。
【法律依据】
《个人所得税法》
第二条 下列各项个人所得,应当缴纳个人所得税:
(一)工资、薪金所得;
(二)劳务报酬所得;
(三)稿酬所得;
(四)特许权使用费所得;
(五)经营所得;
(六)利息、股息、红利所得;
(七)财产租赁所得;
(八)财产转让所得;
(九)偶然所得。
居民个人取得前款第一项至第四项所得(以下称综合所得),按纳税年度合并计算个人所得税;非居民个人取得前款第一项至第四项所得,按月或者按次分项计算个人所得税。纳税人取得前款第五项至第九项所得,依照本法规定分别计算个人所得税。
五险一金 个人所得税 计算器
个人所得税计算过程中,如果缴纳了五险一金,个人缴费的部分是可以扣除的,这部份是不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的。单位扣除的就不用管它的。
比如你工资5500,五除一金个人部分缴了500,企业缴了1200,计算个人所得税时,
应纳税所得额=5500-500-3500=1500
应纳税额=1500*0.03=45
你要缴纳45块钱的税。
以上资料有爱财个税计算器提供。
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
个人所得税怎么计算器在线计算
1.每次收入≤4000元的,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收入-800元
2.每次收入≥4000元的,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收入×(1-20%)
3.预扣预缴税额=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预扣率-速算扣除数
4.Excel计算公式:
B1为劳务报酬收入额
应纳税所得额C1:=IF(B1《=800,0,IF(B1《=4000,B1-800,0.8*B1))
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ROUND(IF(C1《=20000,0.2*C1,IF(C1《=50000,0.3*C1-2000,0.4*C1-7000)),2)